首页 >> 滇藏荨麻

立德立仁刘立仁追忆文友刘立仁曲苞芋属

时间:2022/08/10 18:33:11 编辑:

立德立仁刘立仁——追忆文友刘立仁

立德立仁刘立仁——追忆文友刘立仁之一

昨天下午,诸纪录兄沉痛告知:刘立仁同志辞世!顽固性失眠的我,剂量较大的安眠药,也难促入眠,又早早醒来。上午去立仁同志家中灵堂吊唁,正逢纪录兄,还有专程从扬州赶来的纪春明、单启宁等老朋友。致哀完毕,众人归途中,无不为立仁同志其人其品其为其年,感喟而痛惜。作为多年交心文友,所追所忆,自然良多。乃至一二小记,难抒精舍情意。既是文友,追忆也便以文引发开来。

二十余年来,因为工作的关系,也由于思想情趣相通相投的缘故,立仁同志每有新作,甚至新的构思,我都能有幸成为第一读者和先闻之人。他的文章,常将宏观的认识与微观的操作尽可能地贴近,乃至于能够落地操行,使理性的思维与实践的路径,尽可能地循着科学、创新的轨道与时俱进。为此,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环境中,他常能在理论与实践的探寻时,给出不少新颖而切实的答案,不少市县乡镇干部将他发表于各种媒体上的文章剪贴成册,说他的文章既有很新的理性思考,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。

当历史的脚步快要迈进21世纪的时候,从来都是忧虑“生之者寡,食之者众”的中国,多少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“但愿苍生俱饱暖”的目标早已成为现实,却第一次面临着农副产品过剩,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路径模糊的难题,国内理论界很多人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,却多是在农业内部打圈圈。

时任省农林厅副厅长的立仁同志,早几年就开始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。当他的思维跳出农业,跳出农村,提出问题的角度,便有新意了。1998年初,刘立仁在多种会议上进言:“要挖大农产品消费的蓄水池”,“要引导城市消费。”当年三月,南京市政府召开奶业工作会议,请他去讲讲。他照例地没带讲稿,会议还剩半小时,他说:“今天只讲四句话:第一句话,中国人应正视早餐。”与会者开始听了感到似乎有点文不对题:人家奶业工作会议,你讲什么“早餐”呢?可是,听听觉得有门道,他讲得不仅新颖有理,还很生动——他说:“俗话说,‘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’。当东方露白、红日升起的时候,人们必须拥有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一天工作的挑战,去完成新一天繁重的工作。充沛的精力源于早餐。但是,中国人的早餐是在‘穷’与‘忙’中度过的(第二句话)。”由此引发出第三句话:“早餐吃什么,牛奶加鸡蛋”。在这个观点的论述中,他说了两句后来在江苏风靡一时的名言:“牛奶可以哺育一个新的生命”,“鸡蛋可以孕育一个新的生命”,以及“所有人造的营养物品都应该拜倒在牛奶加鸡蛋这个石榴裙下”的诙谐的语言。

最终,他引出的第四句话切入了发表这番演讲的主旨:“由早餐革命引发的深层思考——推进早餐革命,还能解决或缓解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突出矛盾。首先是粮食转化问题;其次是解决部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;第三是启动消费问题;第四是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。”最后,他提出:“让我们共同喊响一个口号:‘推进早餐革命,强壮中华民族’”。

于是,“早餐革命”或“牛奶加鸡蛋”,成了立仁同志被厅局长们开玩笑时的代名词。

《吕氏春秋》“审时篇”中说:“夫稼者,为之者人也,生之者地也,养之者天也。”农业生产三分天下,天(气候)地(土壤)人(劳动者和管理者)三者的重要性各居其一,而人治方面的措施成败往往关系农业生产的全局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,尽管农业并未像人们担心的那样脆弱,成为“最让人担心的产业”,但立仁同志颇为清楚地看到中国农业发展的“软肋”所在——千家万户小生产普遍难以解决的农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。

如何解决?从何抓起?宏观论理,中观论述,微观论证,众说纷纭,却总有一种隔靴搔痒,操作性不强之感。立仁同志独特的思考的目光,又从农村移向了城市。提出要“把农产品推上城市超市经营的层面,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”的全新理念。他认为,从“入世角度看”,这是一个逆向思维,如果超市都进不了,何以进入国际市场;从江苏农业发展看,这是一个基本平台,只有把更多的农产品推上城市超市经营层面,才能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组织化程度,提高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。

从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中,他归纳出农产品进入城市超市经营层面的可能性和优越性:超市、连锁、配送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标志;超市、连锁、配送将更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声誉和产品质量;超市、连锁、配送有利于推进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;超市、连锁、配送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。农产品通过超市、连锁、配送,更将对传统农业思维方式、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。于是,他又明确提出:“要入世,先进超市”的口号,倡导生态农业基地与城市超市结盟,发展“超市农业”。推动传统的“集市农业”向现代的“超市农业”跨越的新嬗变。

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,就是它以“人的行为是理性的”为最基本前提。率先浸入市场经济因素的中国农业,也应该和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被动的感性调整,到主动的理性发展的转型发展新阶段。但是,改革开放多年以来,中国的农业经济,虽然打破计划经济束缚,开始逐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调整和发展,却总是由于多种原因,从宏观、中观到微观层面,往往是跟着“感觉”走的多,缺少“理性”的认识,理性的思维,乃至科学理性的政策举措,推动中国农业科学理性发展。

于是,集纳立仁同志多年理性思考结晶的《中国农业:从感性走向理性》的新著,以全新的视野看农业,更新的视角看农民,清新的视觉看城乡,让为农立言立出更深更高更加理性的新意,上到北京高层领导批示,下到市县干部群体评说,多有褒议。

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:“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,而不只在于生存。”立仁同志为农立言立新所显示的人生价值,敝人认为,一定程度上,也就在于这种“觉醒”与“思考”。

斯人已逝,但思想不死,精神不灭!

立新的立言,此为立仁同志之一立也。

农民日报沈建华记于 2016年1月8日下午

责任编辑:刘菁

工业喷漆房直销

轮胎厂

斗山装载机

软化水树脂

金刚砂地面

相关资讯